双梁式架桥机安全操作需严格遵循全流程标准化管控,通过精准操作与动态监控实现风险防控。以下结合工程实践,梳理核心规程要点:
一、操作前准备
资质与分工
操作人员须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 Q2(起重机司机)和 Q1(起重机指挥)证书,团队明确指挥员、液压工、电工等岗位分工。温霍项目切德克苏河大桥施工中,16 人团队通过 “每日班前 5 分钟案例复盘” 机制,将箱梁架设时间从 3.5 小时压缩至 2 小时。
设备检查
主梁、支腿连接螺栓用扭矩扳手紧固至≥780N・m,钢丝绳断丝数单捻距内≤10%。液压系统检查油缸同步差(≤±3mm)及管路密封性,电气系统测试限位开关触发响应时间(≤300 毫秒)。
环境评估
地基承载力经静载试验验证≥200kPa,轨道铺设轨距误差≤5mm,轨面高差≤3mm/10m。跨铁路作业时,非接触式电压探测器预警距离≥10m。
二、操作中控制
荷载管理
吊梁前确认梁体重量在额定载荷内,采用四点吊具与梁体预埋吊环连接,动态调整吊点高差确保梁体水平。合新铁路小半径曲线架设中,动态平衡系统将同步差控制在 2mm 内。
同步性监控
前支腿双层伸缩油缸(行程 ±900mm)与中支腿双轨设计,配合倾角传感器(精度 ±0.1°)修正姿态,纵移时轨道高差≤3mm/10m。珠肇高铁 “应龙号” 架桥机通过智能算法实现横移同步差≤±1.5mm。
信号规范
指挥员按《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使用旗语或对讲机,操作人员复诵指令确认。冯村特大桥施工中,三维激光扫描与智能安全帽系统实现全程可视化管理。
三、特殊场景处理
曲线与坡道
曲线桥架设时,中支腿横移台车调整 ±200mm,配合一号柱销轴定位装置,半径≥1000 米曲线梁横向偏差≤±5mm。8% 纵坡上架设时,卷扬机采用偏差耦合同步算法,位移差控制在 ±1.5mm 内。
跨线与高空作业
跨既有铁路时,架桥机与高压线路保持安全距离,通过配重平衡系统将偏心弯矩控制在设计值的 10% 以内。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带挂点荷载≥15kN,主梁安拆防坠架通过丝杆顶升机构固定。
四、应急处置
制动失效
紧急按下红色急停按钮,切断动力电源,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如石衡沧港清凉江特大桥案例,通过调整制动器间隙(≤2mm)成功解决 700 吨箱梁失控下滑问题。
结构异响
立即停止作业,使用磁粉探伤仪检测焊缝裂纹,液压系统泄漏时用肥皂水定位并更换密封件。温霍项目通过定期更换液压油,将泄漏故障率降低 60%。
极端天气
风速≥12m/s 时启动锚固装置(如预埋 M30 化学锚栓,抗拔力≥120kN),雨雪天气清理支腿垫板积雪,防止滑移。
五、操作后检查
架桥机退回安全位置,支腿收缩并固定,切断电源。记录运行数据,包括荷载曲线、油缸行程等。每周对主梁进行挠度测量(跨中挠度≤L/700),每月对关键焊缝超声波探伤(覆盖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