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拼架桥机的平衡悬臂拼装与逐跨拼装工法需根据桥梁结构特点与施工环境选择适配方案,通过精细化流程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平衡悬臂拼装工法
平衡悬臂拼装适用于大跨径连续梁或斜拉桥,以桥墩为中心向两侧对称拼装节段。施工前需完成三项准备:一是采用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接缝面粗糙度达 Ra12.5 并涂刷环氧树脂胶,预应力孔道定位精度≤1mm;二是安装自平衡系统,通过墩顶预埋件与精轧螺纹钢锚固,确保悬臂端重量均衡;三是调试液压同步顶升系统,油缸同步误差控制在 2mm 以内。拼装时,节段梁通过运梁车喂入架桥机,采用高低位挂梁法涂抹 2-3mm 厚环氧树脂胶,2 小时内完成临时预应力张拉(Φ32 精轧螺纹钢分级张拉至设计值的 70%、100%)。每拼装 2-3 个节段需通过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复核主梁轴线偏差(≤10mm),同步监测支腿沉降量(≤1.5mm)。
逐跨拼装工法
逐跨拼装适用于中等跨径连续梁,从一跨起点向终点逐孔推进。施工前需完成两项核心准备:一是在墩顶设置可调式临时支座,支座标高偏差控制在 ±3mm;二是优化运梁路线,采用 8 轴线液压模块车运输节段,设置纵横向限位装置防止移位。拼装时,首跨节段通过架桥机精确就位后,采用全胶拼无湿接缝工艺,胶层厚度严格控制在 2-3mm,临时预应力张拉后拆除临时支撑,完成支撑体系转换。后续跨径拼装时,利用已成型梁体作为支撑基础,通过横移油缸微调节段横向间距至 ±5mm,同步监测墩顶预埋件应力变化。该工法机械化程度高,工期仅为传统挂篮施工的 1/3-1/4,尤其适用于城市高架桥等对交通影响敏感的场景。
质量与安全控制
两种工法均需重点控制节段接缝宽度(≤3mm)与临时预应力张拉精度(应力偏差≤±5%,伸长值偏差≤±6%)。平衡悬臂拼装需实时监测悬臂端挠度(≤L/400)与支腿垂直度(≤1/1000),逐跨拼装则需确保相邻节段高差≤2mm。安全方面,需设置双重防坠落装置,吊装区域警戒半径≥20 米,风速>12m/s 时停止作业。采用激光雷达与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风速、支腿沉降等参数,超限自动触发预警并暂停施工,确保复杂工况下的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