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前系统性检查
结构与基础核查
检查主梁焊缝无裂纹(磁粉探伤复检),支腿螺栓扭矩值达标(按设计值 ±5% 控制),轨道接缝间隙≤2mm,轨距偏差 ±15mm 内,双轨高差全程≤15mm。基础排水坡度≥3‰,防止积水浸泡路基。
制动与电气系统测试
制动片磨损量≤原厚度 50%,液压制动器油位不低于油窗 2/3,接地电阻≤4Ω,紧急停止按钮 1 秒内切断电源。空载测试限位器触发精度(吊钩距极限位置 200mm 断电),超载保护器 110% 额定载荷强制停机。
吊具与钢丝绳确认
吊钩防脱装置牢固,钢丝绳一个捻节距内断丝≤10%,直径减小≤7%,润滑脂浸润绳芯。吊物绑扎需用专用夹具,重心偏移货物需加配重保持平衡。
二、作业中规范操作要点
负载与速度控制
严禁超载(含动载系数 1.5 倍),起升速度均匀平稳,避免急停急起导致货物摆动。吊运异形件时,吊钩需垂直对准重心,离地 0.5 米暂停检查稳定性。
环境与信号管理
风速≥15m/s 或暴雨时停机锚固,夹轨器压力≥12MPa,锚定装置牢固。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保持目视 / 语音联络,信号不明或视线受阻时立即停机。
动态风险干预
运行中监控主梁挠度(≤跨度 1/1000),发现异常振动或异响立即断电排查。禁止人员进入吊物下方,轨道两侧 2 米内设置警示区。
三、作业后维护与记录
设备复位与保养
吊钩升至高位(距上限位 200mm),小车停至轨道末端并用铁楔锁定。清理轨道杂物,检查减速器油位及泄漏情况,润滑点加注锂基脂。
数据记录与追溯
填写《运行日志》,记录载荷、油温、轨道沉降等数据。重点标注异常情况(如制动距离超标),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应急能力储备
定期演练紧急制动流程,确保 100% 载荷制动距离≤0.4 米。储备防汛沙袋、应急照明等物资,暴雨后 1 小时内恢复作业条件。
四、核心风险防控
电气安全:电缆线架空高度≥5m,导电滑线与集电器接触压力 0.1-0.3MPa,防止跳火。
人员资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每季度参加复训,熟悉《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应急预案。
极端工况:夜间作业需全区域照明,高温时段避免 11:00-15:00 连续作业,操作人员配备防晒装备。